成语

别无长物的故事

别无长物


[成语拼音]
bié wú cháng wù
[成语解释]
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
[典故出处]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”
东晋时有个读书人,名叫王恭。他生活俭朴,不图享受,人们都说他将来定能做一个有用的人。
  有一年,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,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,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。
  谈着谈着,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,感到很舒服。
  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,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,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,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。
  恭听了,毫不犹豫他将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。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。其实,王恭只有这张竹席。送掉后,他就改用了草席。 王忱知道这情况后,十分惊讶,觉得过意不去,就去找王恭表示歉意。王恭笑笑说:“您不太了解我,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。”。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