篆高神品,秀爽天骨。

敏搆机先,谈深理窟。

()

三纪修行箬笠僧,布衣褴褛发鬅鬙。

邑人与卜幽栖处,象法能通最上乘。

()

睿赞释真筌,惟师得本原。

歌时诗百首,祝圣颂千言。

()

受知圣眷与谁同,师号封题寄梵宫。

为谢国恩来阙下,又承天泽去中山。

()

太真宫室上方新,归去先垂紫诏人。

天目洞霄期过处,星冠应不冒风尘。

()

穿耳耳未尝穴,缺齿齿未尝折。北度一苇可航,西归只履自挈。

或谓之空劫已前中流砥柱,或谓之拈花已后金口木舌。

()

头白高僧心已灰,石菖蒲长水蕉开。

庄严茗事炉烟起,不用关防俗子来。

()

汉梦通西域,逍遥广旧园。

竺乾方演教,金粟岂忘言。

()

蛮牋免管少年时,几赋帘前祝寿诗。

三殿荷恩卿相看,两朝承宠帝王知。

()

蛮笺象管少年时,几赋帘前祝寿诗。三殿荷恩卿相看,两朝承宠帝王知。

寻穷太华高低景,念尽长安内外碑。可惜篆文今绝笔,李阳冰后只吾师。

()

几忆汤师役梦魂,醉吟想在落花村。

背尘事见寻常说,出格诗曾子细论。

()

用志专精妙入神,援毫肖象夺天真。能将绘素传奇表,似与公侯结胜因。

娄德高僧通夙命,王维善画记前身。师缘素习今生悟,曾写云台四七人。

()

数曲清琴达舜聪,瑶津仙苑助薰风。朝端多士知音久,霅上故栖归思浓。

命服鲜华新烂椹,行装轻简旧焦桐。乡人若问大檀越,尽在食经千部中。

()

乾元古道场,宛在香山阳。实师应请去,无滞于一方。

飘然振镮锡,殊不事包囊。孤风尤可尚,静法固有常。

()

五城三洞朝真客,紫房名隶神仙籍。玉案晨餐沆瀣精,椒庭夜饮流霞液。

姑山绰约冰雪容,亭亭霞外脱尘踪。飙驭狂游紫贝阁,云装醉入白银宫。

()

今朝自赏家园花,浓艳繁英粗可誇。外监上坡俱不至,紫园仙客共烹茶。

()

山人去作山西将,岫幌岩扉掩翠岚。欲问證师求正住,凭师改作潞公庵。

()

千仞清溪绝世纷,先生高卧白云根。近来名系丹台籍,多向蒙山见羡门。

()

常感真公传隐诀,每言凡骨是仙材。他时载挹浮丘袂,直在昆峰十二台。

()

紫府仙人每驭飙,朝游三岛暮三茅。他年内史功成后,愿结山阴世外交。

()

江水望不极,杨花江面飞。

春风自无定,远客又言归。

()

独携瓶锡欲春残,深入终南路屈盘。

万象幽玄吟里见,一心圆寂定中观。

()

相府潭潭接斗魁,门披戟带绝纤埃。

小山丛桂何由识,东阁长裾许暂陪。

()

三径荒芜钓艇闲,中兴冠盖拟跻攀。

有文灵敏过金闺彦,无籍堪联玉笋班。

()

已解琴中意,更加弦上声。他人郑卫杂,此手鬼神惊。

深夜众籁息,寒天孤月明。四邻应得睡,浊酒且同倾。

()

诏修僧吏浙江滨,万卷书中老一身。

赴阙尚留支遁马,援毫应待仲尼麟。

()

灵芝有良田,岁比万户侯。

平生有力耕,以德作耡耰。

()

穆然而啸,毗尼藏也。

熙然而温,同尘相也。

()

王师学琴三十年,响如清夜落涧泉。

满堂洗尽筝琶耳,请师停手恐断弦。

()

江头父老话兴亡,蒲柳春光又十霜。徒有子规愁望帝,更无鹦鹉忆明皇。

唐陵麦饭悲寒食,汉腊桑门祝上方。指示旁人尽流涕,讲堂钟鼓暮云黄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