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叔承

王叔承(1537—1601) 明诗人。初名光允,字叔承,晚更名灵岳,字子幻,自号昆仑承山人,吴江人。喜游学,纵游齐、鲁、燕、赵,又入闽赴楚。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,赋诗离去。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,嗜酒。春芳有所纂述,常醉卧弗应,久之乃请其归。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,对三王并封之议,遗书数千言规劝之,锡爵为此叹服不已。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。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,作汉宫曲数十阕,流传于禁中。著作有《潇湘编》、《吴越游集》、《宫词》、《壮游编》、《蟭螟寄杂录》、《后吴越编》、《荔子编》、《岳色编》、《芙蓉阁遗稿》等。 王叔承的诗文(83篇)

()

公无渡河,河不公惜。

黄河犹可,奈此河伯。

()

东西二九夹孤城,一点人烟双镜青。

试觅长桥斩蛟处,草花生磷晚风腥。

()

群飞鸥鹭逐筜祇,予亦扬帆赴杳冥。

洒鬓湖风寒气白,打船春雨浪花青。

()

白绩含闺怨,吴蚕五月空。但知桑叶绿,不识茜花红。

()

诏点伶官又采诗,谱翻奇调学来迟。新词半是龙标尉,舞向歌前合《柘枝》。

()

新凉树杪来,风色动衔杯。

檐晚蜓蜻挂,篱晴蛱蝶回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