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召南

(1703—1768)浙江天台人,字次风,号琼台、息园。雍正七年副贡,乾隆元年,举博学鸿词,授检讨。与修《续文献通考》、《大清一统志》等书,累擢至礼部侍郎。旋以坠马伤病乞归。后以族人齐周华事株连被捕,夺职放归而卒。生平学术根底经史,尤精于史学,尝谓郦道元《水经注》明于西北而暗于东南,因撰《水道提纲》,另有《历代帝王年表》、《史汉功臣侯第考》、《后汉公卿表》、《宝纶堂文钞》、《赐砚堂诗》等。 齐召南的诗文(12篇)

()

人物生平

  齐召南(1703—1768),字次风,号琼台,晚号息园,浙江天台人,清朝官吏。齐氏的史学著作很多,大略有《史记功臣侯年表考证》5卷、《汉书考证》120卷、《历代帝王年表》13卷、《水道提纲》28卷 、《温州府志》36卷、《天台山志要》12卷及《外藩书》若干卷。时人誉其“于学无不博, 自天文律历,以至山川疆域,险阻要隘,了若指掌”(《台州府志》卷一0三 《齐召南传》引墓表语)。

  幼而颖敏,乡里称神童。

  雍正十一年,命举博学鸿词,召南以副榜贡生被荐。

  乾隆元年,廷试二等,改庶吉士,散馆授检讨。

  八年,御试翰詹各官,擢中允,迁侍读。

  九年,以父丧去官。时方校刻经史,召南分撰礼记、汉书考证,命即家撰进。服除,起原官。

  十二年,迁侍读学士。

  十三年,复试翰詹各官,以召南列首,擢内阁学士,命上书房行走。迁礼部侍郎。上於宁古塔得古镜,问召南,召南辨其款识,具陈原委。上顾左右曰:“是不愧博学鸿词矣!”上西苑射,发十九矢皆中的,顾尚书蒋溥及召南曰:“不可无诗!”召南进诗,上和以赐。

  十四年夏,召南散直堕马,触大石,颅几裂。上闻,遣蒙古医就视,赐以药。语皇子宏适:“汝师傅病如何?当频使存问!”幸木兰,使赐鹿脯十五束。及冬,入谢,上慰劳,召南因乞归,固请乃许。及行,赐纱、葛各二端。上南巡,屡迎驾,辄问病状,出御制诗命和。上尝询天台、雁宕两山景物,召南对未尝游览。上问:“名胜在乡里间,何以不往?”召南对:“山峻溪深,臣有老母,怵古人登高临深之诫,是以未敢往。”上深嘉之。既而,以族人周华为书讪上,逮诣京师,吏议坐隐匿,当流,籍其家,上命夺职放归,还其产十三四。召南归,遂卒。

度岁犹多斗粟储,双清心迹称斋居。来分禄阁青藜火,细照琼函绿字书。

泼水寒衾经雪后,如雷春爆定更初。何人此夕还开卷,积习平生笑未除。

()

镜中看竹树,人地总神仙。白玉长堤路,乌篷小画船。

有山多抱墅,无水不连天。朝暮分南北,风犹感昔贤。

()

大松拔地千丈强,怪松偃蹇如人长。老松根干半化石,乔松鬐鬣蛟龙翔。

稚松尚是百年物,千株万株环草堂。黛云影翻白日黑,朱夏气转清秋凉。

()

鳌山临水一青螺,避寇曾传玉趾过。

牡蛎滩回春后雨,飞龙纛映夕阳多。

()

赤城犹在碧峰南,晓雾浑疑梦里探。难得天鸡呼海日,但看风竹写空潭。

烟霞枕席人千古,钟鼓晨昏佛一龛。应笑邮亭迎过客,劳劳来去几停骖。

()

石势趋丹壑,钟声隐翠微。穿云篱笋直,带露药苗肥。

香麝游樵径,春锄立钓矶。正看农务急,闲客亦来稀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