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西平·送杜叔高

上西平·送杜叔高朗读

恨如新,新恨了,又重新。看天上、多少浮云。江南好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夜来风雨,春归似欲留人。

尊如海,人如玉,诗如锦,笔如神。能几字、尽殷勤。江天日暮,何时重与细论文。绿杨阴里,听阳关、门掩黄昏。

  杜叔高,即杜斿,叔高为其字。公元1189年,他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之外的上饶,拜访罢官闲居的辛弃疾,两人一见如故,相处极为欢洽。1200年,杜斿再次拜访辛弃疾,相得甚欢。杜斿两次拜访,辛与之宴游与赠答,存词12首,诗2首。与杜酬应的作品之多,不但在辛集中少有,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,也实属罕见。此词即为其中之一。

  此词前半阕大笔濡染,写二人相会的时令与政治背景。后半阕写送别:“尊如海”以下四句,赞其气豪与善诗。如此好友相别,怎能不产生无穷无尽的感伤?可谓情真意切,“字在纸上皆轩昂”了。从词中不难看出,辛弃疾与杜斿有着共同的爱国热忱与激情。也使人感到,词人知己难觅,而杜斿的诗酒风流,爱国热情,令人不禁拍案激赏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 ...

辛弃疾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赤城离东南,苍岩间石扉。灵槎截尘界,晓日明烟霏。

古称神仙居,欲往事已非。林树藏野县,空街行迹稀。

()

缃桃千叶正宜春,万里风尘叹此身。移向平章亭子畔,徘徊应忆武陵人。

()
刘清

卅年冒宠玷朝班,诏许全家返故关。善饭尚夸身手健,恋恩先怅鬓毛斑。

年来衣食皆天赐,老去林泉得自闲。万里栖霞知好在,只愁无计买青山。

()

萧萦秋城五鼓前,月临残梦正团圆。

彤楼一曲梅花落,玉枕谁家绣带连。

()

采香径里木兰舟,嚼蕊吹芳烂熳游。

落日青山都好在,桑间荞麦满芳洲。

()

寻真漫入桃源道,况露分香注酒杯。天上五星腾桀阁,湖中万石起层台。

龙门喷玉何年歇,凤巘飞丹几日回。不有郡公能作主,赤松空向碧云开。

()